目前分類:蠟燭快要燃盡的白衣天使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篇是我2009年發表的舊文,

回首過去,現在的醫療環境完全沒有改善,只有更糟的傾向,

於是乎,再重新分享,希望喚起對醫療人員的尊重,

鐵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很長,但請各位耐心看完整篇,也算對作者的尊重>
各位朋友 對不起 我想請各位幫我把這理念傳播出去 台灣在這方面真的是急待改進 登了所附的這篇「再談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的這本「醫療品質」雜誌(今年七月號) 是負責醫院評鑑的「醫策會」的雜誌 (雙月刊),由於這是幾乎所有醫院都會收到的雜誌,所以我在他們邀稿時,不管多忙也一口氣就答應下來,因為我們需要影響的是這些醫院院長層級的人,如果他們同意我們的看法,護理人員才會因為制度的感善而受到尊重。但我們更重要的是要改便社會大眾對這些專業人員的態度 如果你看到美國如何尊重護理專業人士 我想你就會同意一位在美國多年的電機學教授看了我這篇文章後 說他離開台灣很久 但如果台灣對護理的尊重與美國差那麼遠的話 台灣也實在太落後了 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這重要的理念傳播出去吧! 謝謝你們寶貴的時間 Best regards, Chi-Wan Lai, M.D.2626焦點話題 ︱ Hot Topic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前言 回來臺灣這幾年,我一直認為臺灣社會以及醫界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除了在演講或上課中,我不時會向大眾、醫師、醫學生呼籲這方面的重要性,偶爾忍不住也會在報章雜誌抒發我對這方面的隱憂。於2011年3月27日在自由時報我以「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為題,發表對於這議題的看法,而最後我做了以下的呼籲,「我衷心希望臺灣的社會大眾能夠瞭解護理人員在醫療的重要性,並給予他們應得的尊重,而醫師、醫院也都能重視護理專業,而護理系、所也能積極鼓勵認真投入護理教學工作的教師,透過更合理的制度,營造更理想的護理環境,而吸引更多有愛心、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輕人加入這高尚的志業。」[1]想不到這居然引起護理界的熱烈回應,而在自由時報連續發表了幾篇她們的看法。更感謝的是日前醫策會醫療品質雜誌居然來信,邀我再發表有關「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的看法。今天深夜醒來,突然想到與其閉門造車唱獨角戲,不如就這篇文章發表以來,我所看到護理界的公開回應,以及醫師、醫學院教師、非醫師背景的朋友寫給我的意見做一番整理,寫出這篇集思廣益的「續醫療品質雜誌2011年7月號︱第5卷第4期 再談「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賴其萬教授集」。如果能夠因此促使醫界、護理學界以及社會大眾持續關心此事,那將是我最大的心願。護理界的心聲  護理學界的大家長余玉眉教授語重心長地指出:「衛生決策者、醫院院長們或我們的社會大眾,知不知道醫院的護理人員每天上班都是超時工作?因為分配到的工作,不可能在8小時內做完,其中,還包括如賴教授指出的不屬於直接照護病人的工作項目。也因為我們護理人員的留任問題越來越嚴重,以致「工作壽命」(working life)在國際護理圈是敬陪末座,平均僅有7年,可說是一項國家的浪費。而我們護理教育制度,由於招收國中畢業生的五專制培養的人力,是招收高中畢業生的近10倍,所以從入學前接受基礎教育的年數來看,臺灣在國際護理圈也是敬陪末座。然而,以五專畢業生為主幹的臺灣護理人力,每年會進入職場的人數,卻是畢業生人數的十分之一不到。」[2]  曾經擔任衛生署副署長的王秀紅教授也提出精闢的看法,「我認為『尊重』的意涵可以擴及更廣的層面,包括教育政策、學校政策、醫療體系等的思考:教育政策  教育主管機關,應透過適當溝通機制,對護理師生比以及教師臨床教學時數的計算做合理的規定,以免學校因考量人力成本,只求達到教育部的最低要求,卻直接影響護理教學品質。因之,護理臨床小組教學的本質,應受到教育主管機關的支持與尊重。學校政策  許多學校為獲教育部更多的資源補助或競爭頂尖研究大學,在各系所的經費預算及資源分配上,研究產能及產學合作計畫已成為重要的指標,遂對於需投注較多心力於臨床教學、以及本質上不必要做產業或產品開發的護理學門,要在教學與研究中取得平衡,常造成蠟燭兩頭燒的困境。因之,護理教育的特質,應受到學校的支持與尊重。醫療體系  缺乏友善的護理執業環境,本是臺灣醫療體系長久以來的事實,近年來則更加惡化,包括人力配置、薪資結構、權益福利、和進修激勵等條件的不佳,更導致護理人員流動率及離職率的居高不下。護理人力的問題,已被研究證實是影響病人安全及死亡率的重要指標;醫院人力配置缺失的重點,在於健保給付政策對護理的不公平待遇,因此使得醫院視護理人力為「成本」負擔,而非「生產」利潤;為樽節人力,管理階層第一個想到的,常是減少護理人力或減薪。因此,期待醫療管理階層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及權益予於尊重。」[3]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盧美秀教授說:「目前國內領照護理人員逾22萬人,執業人數13萬占59%,每年約有13,500位畢業生,就業率不到4成,分析原因不在於供過於求,問題出在臺灣護理人力配置不當,造成執業環境不良(照護病人數過多、工作負荷過重、責任重壓力大、工作時間長、職業風險高、薪資過低、不被尊重),導致護理人員執業意願低落、離職率流動率高、畢業生就業意願低之惡性循環。護理工作是直接接觸病人、面對群眾,對病人安全照護和國人健康維護有最直接的關係,國內外有不少研究明確指出,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太多,病人發生異常事件和死亡的風險相對增加;長久以來,對浮出檯面的護理人員失誤,都認為是教育和訓練不足,簡易以懲處個案結案,總是不願意深入碰觸到人力配置作檢討,因為健保給付政策對護理的不公平,使得醫院視護理人事成本為沉重負擔。」[4]  臺大護理系戴玉慈教授更沉痛地寫出她的無奈:「在目前的醫療生態下護理人員常是醫療失誤事件的替罪羔羊,在媒體披露因失誤事件而造成醫療糾紛且處罰護理人員頂罪者,只是冰山一角。如此的執業環境,叫護理人員如何安心工作?」[5]  臺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盧孳艷教授也指出:「勞基法適用超過十年後,臺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於2010年調查仍發現高達7成預扣護理人員違約金,5成5要求護理人員至少兩年不得離職,3成多的雇主會扣留護理人員證照,嚴重違反勞基法。…無勞基法的話,護士將成為醫院的奴隸!」[6] www.TJCHA.org.tw 272828焦點話題 ︱ Hot Topic  好幾位國內外的醫師朋友在寫給我的信裡,都指出在他們的行醫過程中,如果沒有護理人員的幫忙,他們絕對沒有辦法達到目前照顧病人的品質,而彼此鼓勵應該繼續努力,改變醫界以及社會大眾對護理人員的態度,並為護理人員的待遇發聲。幾位貴為醫院院長的朋友也都紛紛來信指出護理人員應該是我們醫療團隊最重要的「戰友」,我們一定要用心呵護。  一位回國多年對醫療政策頗有影響的醫界學長坦承,今天臺灣社會對護理人員的不公,事實上醫師本身也是有責任的,尤其是醫院管理者的心態一定要改變,但他也同時指出,護理人員的教育以及他們對病人的態度也需要持續地改善。  更讓我感動的是一位衛生署的長官在寫給我的私人函件中說:「其實我很不喜歡看到對立—尤其是同是醫業的夥伴。我在想,我們是否應該更努力找出共同點,可以有機會彼此認同,這樣才會有交集,而不是永遠的平行線。不然,醫院覺得提高人力是扼殺醫院的生存,而人力團體覺得是醫院經營者唯利是圖,爭鋒相對的結果,醫界很容易被誤會,真的很讓我感到難受。所以,我們要更努力,畢竟大家都是為民眾的健康以及醫療品質好。」「杏林筆記」經驗談  接下來,容我轉載一段我最近在經典雜誌的「杏林筆記」[4]專欄所寫的一段對護理人員尊重的「悟道」經驗:  前幾天在門診,由於當天下午一點半在院外有一場重要會議,而算一下醫院到會場的交通時間,我的秘書非常用心的幫我安排較少的病人,讓我能在中午之前看完門診。但是有一位病人因為突發的狀況,打電話來要求當天能夠趕來看我,所以就給她加掛到當天門診的最後一號。這病人也知道我當天的時間很緊湊,所以她與母親也都十分配合,提早到醫院候診。當我在大約12點15分看完她,匆匆收拾好檢查道具走出診間時,這位病人正在與護理人員安排下次回診時間。沒想到她一看到我,竟問我,「你還有沒有時間?」當時下意識地我以為她又要問我甚麼事,情急之下我反應的態度可能讓她看出我實在沒有時間與她多談,她靦腆地說,「我是想知道你還有沒有時間吃午餐再去開會?」突然間,自己因為誤會她而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但也同時感到非常的溫馨。這時才發現我對每星期幫忙我看門診到下午一點多而從不抱怨的護理人員,從不曾問過她有沒有時間用餐,於是我很自然地就問這位護理師,她是否已經用過餐?想不到當她回答說她也還沒吃午餐時,這位病人馬上對這位護理人員說,「妳好辛苦!為了我,你們大家都還沒吃飯。」突然間,我才知道我做對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因為透過醫師對護理人員的關懷,我喚醒了病人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想不到這次在門診與病人無心的對話,使我頓悟出醫師可以透過實際關懷尊重我們的臨床工作夥伴,來喚醒病人與家屬給予護理人員應得的尊重。醫療品質雜誌2011年7月號︱第5卷第4期 結語象,同時社會大眾也能更體恤護理人員的勞苦最後我要轉述余玉眉教授的這段呼籲,「臺灣功高。護理人員是需要被尊重的,因為一直是默默工  其實在醫療團隊裡,除了醫師與護理師作的一群。有人說,不出聲的原因是因為長久以外,還有如藥師、醫事放射師、醫事檢驗被制度壓迫所造成,我希望這句話會有一天不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師、呼吸適用於臺灣護理界。」我誠摯地希望衛生署長治療師、營養師、語言治療師、聽力師、等醫官、醫界與護理界的朋友們能透過這篇文章事人員的工作也都與國民健康息息相關。我衷所整理出來的各方意見尋求共識,同時瞭解優秀的護理人員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應當受心地希望這些醫療團隊的成員都有機會充分瞭到教育決策當局與學校的支持與尊重,同時醫解自己的價值,以及彼此在醫療中所扮演角色院評鑑對護理專業一定要注重其臨床實作能力的重要性,並得到同仁、病人與社會大眾的尊的評估,而早日給臺灣的護理教育政策、學校重,這才能營造幸福的醫療人員工作團隊,而政策、醫療體系與健保給付制度帶來一個新氣全面提升臺灣醫療照護的品質。

鐵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